稳住楼价,六项举措亟待推进
两会工作报告中,明确提出,要“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”。
当前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期,楼价下行态势急待破解。
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,2025年2月,70个重点城市中,新房价格环比上涨的仅有18个,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的仅有3个。
同比的数据,更不乐观。
一、二、三线城市新房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下降3%、4.7%、5.9%,
二手房价格分别下降4.9%,7.4%和8.0%。
整体而言,楼价仍处于下行通道中。
造成楼价下跌的因素很复杂。
四个原因值得重视:
1、收入增速预期下降。
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24年,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14元,比上年名义增长5.3%,扣除价格因素,实际增长5.1%。
过去一年,大多数工薪一族,并没有感受到收入增长的快乐。
更重要的是,对未来收入的不乐观情绪,影响了消费支出。
2、大量二手房挂牌上市,房地产市场价格“内卷”严重。
北京、上海、杭州、重庆、广州等重点城市,二手房挂牌量都达到10万套以上级别,高的更超过20万套。
3、部分开发商爆发流动性危机后,大幅降价促销,影响了楼价的稳定。
4、住宅“新规”的冲击和影响。
以广东地区为例,以往商品住宅实用率一般都在80-85%左右。
现在新规下,实用率一般做到100%—110%,高的甚至做到130-140%,
新规产品,以相同的购买面积,获得的实用面积的提高,也在客观上对“旧产品”形成了价格冲击。
在某种意义上,可以说,“新规”在一个错误的时间,以一种错误的形式出现,对楼价形成了重大杀伤。
基于以上几点,我们可以看到:2025年稳楼价,任务非常艰巨。
有关方面,不但要持续用力,还要有大智慧,才能稳住房价。
以下几条措施,急待推进:
1、落实“控增量、优存量、提质量”。尤其是在2025年地方国债增发4.4万亿的背景下,库存量高的城市,有必要控制土地的供应量。
2、继续出台有效举措(如降税费,收购存量物业做保障房等),化解二手房挂牌量。
3、稳住开发主体,特别是出现流动性危机的房企。
4、鼓励居民以旧换新,推动改善型需求。
5、构建住房、就业、城市生活一体化的新机制,鼓励新市民的加入。
6、激活市场流动性,提振居民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。 |